时间: 2024-07-18 06:23:42 | 作者: 材料及其他
四月中旬上市的,外形设计前卫,有着极强的未来感和进攻性,很容易获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可。不过作为一款7座中大型SUV,我们不光要感受它的外在,还应该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到它的底盘上面。因为一辆车的底盘可以比作人的骨架,它是承载其它零部件的平台,在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与舒适性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级别中,丰田汉兰达是长久以来的标杆,也是公认的以高耐用度、高可靠度而著称的车型。虽然这代汉兰达已经到了产品末期,不过廉颇虽老,实力仍不容小视。本文我们就是要通过借助汉兰达这样的产品,来看看作为后来者的开拓者在底盘方面的表现如何?通过深度对比解析,看看它们谁强谁弱? 海外已经发布的新新一代汉兰达是基于TNGA架构打造的,而国内在售的现款丰田汉兰达能够理解为TNGA架构前的最后一代产品。雪佛兰开拓者则是依托通用C1XX平台开发的产品,在该平台下还有像凯迪拉克XT6这样的豪华中大型SUV。在简单对两车平台知道之后,再结合下面对两车底盘的分析,你就更容易感知两车在设计上的差异了。 从底盘全景来看,开拓者与汉兰达的前悬挂都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挂,也是这个级别车型最常用的悬挂形式,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少。后悬挂虽然都属于多连杆独立悬挂范畴,但开拓者为五连杆,汉兰达为四连杆。传动系统方面,两车发动机均为横置布局,并配有适时四驱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后差速器结构也有明显差异,这个我们稍后具体说明。 底盘平整度上,两台车都没有采用全覆盖式底盘护板,平整度一般,对车底的空气动力学有一定影响。不过开拓者在车头设有树脂材质的前护板,优点是轻量化,可以对车头底部空气流通起到非消极作用,但缺点是防托底能力平平,也就是说其设计并不是考虑到越野穿越这类极端情况。反观汉兰达,车头底部并没有设前护板,因此在这个环节的对比中开拓者胜出。 另一个不同在于两车的排气布局方面,汉兰达为单边单出排气设计,开拓者为双边单出排气设计。排气管隔热方面也不一样,开拓者使用的铝隔热板占比面积更大,对排气管热量的隔绝效果更好。 汉兰达采用钢制全框式副车架,用料厚实,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油底壳也是钢制的,可见在用料部分,汉兰达比较传统。不过实拍车并未配备前底盘护板,对于发动机底部的保护并不完善。 下支臂采用橡胶衬套与副车架连接,成本较低,没有太多亮点,也是这个价位车型常用的连接方式。此外,橡胶衬套在老化后,车身会出现异响等疑难杂症,需要按时换衬套。 开拓者前副车架也为全框式结构,但与汉兰达所不同的是其副车架后部采用了向上内凹式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开传动和排气系统。除此以外,开拓者还在副车架中间设有加强结构以提升强度。 开拓者油底壳为复合材质,表面为网格状结构,重量更轻,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实拍车配有树脂材质底盘护板,覆盖面积很大,造型接近纯平,预留有放油孔位,有利于空气动力学与日常维护保养,对发动机底部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另一个与汉兰达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下支臂采取了液压衬套与副车架连接,相比橡胶衬套,具备更好的隔振降噪性能和操控性能,成本也要高出不少。 两台车的底盘前部细节,都是开拓者的表现要更好一些,例如有加强结构的副车架、树脂底盘护板和液压衬套等,都可以越来越好的起到保护作用,性能表现也更佳。 说完底盘前部细节,我们再来看看两台车的前悬挂结构。汉兰达的前悬挂,下摆臂采用钢制双片冲压焊接而成,中间的圆圈为镂空设计,目的是为了在不影响整体刚性的前提下,最好能够降低簧下重量的偷轻处理。不过转向节为钢制材料,在轻量化方面没有做什么优化。 开拓者的前悬挂和汉兰达同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挂,乍看上去没有太大区别,不过仔细查看的话,还是不一样的。下摆臂同样采用钢制双片冲压焊接而成,但镂空面积更大,理论上减重效果更好。转向节也采用铝合金材质,能够进一步减小簧下重量,提升操控性。此外,刹车油管虽也是橡胶材质,不过外层包裹防尘套,能够更好的起到防尘、防腐蚀的效果。 两台车在后副车架方面,没有过大区别,但开拓者配备了大直径的液压衬套连接后副车架与车身,相比汉兰达的橡胶衬套,有更好的降噪和操控性能。开拓者五连杆两端采用了橡胶衬套+多球头的设计,考虑舒适性的同时也兼顾操控性。 此外,两台车在四驱结构上也有较大差别。汉兰达的后桥配备开放式限滑差速器,两个后轮可通过轮间电子限滑对车轮实施制动,响应速度以及锁止能力会比机械式慢一些,因此四驱并非这台汉兰达的强项。 开拓者则配备双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也是Twin-Clutch智能四驱系统独有特点。内部为机械结构,能让左、右后轮在100:0-0:100之间进行动态扭矩分配,可以帮助开拓者在一些比较严苛的越野环境下提升脱困能力。 汉兰达后悬挂的减震器和弹簧采用分体式设计,属于比较主流的结构。纵向控制臂非常粗壮,采用双层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下控制臂外层包裹塑料外壳,可以对气流进行梳理。横拉杆采用镂空处理,为轻量化设计。 开拓者是基于通用C1XX平台开发的,和凯迪拉克XT6为同一平台,从其后悬挂的结构上也能看出两者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开拓者的后悬挂是非常标准的五连杆布局,理论上比汉兰达的四连杆在结构上更高级。另外,开拓者的平衡杆为空心轻量化设计,羊角为铝合金材质,相比汉兰达的实心平衡杆和铸铁后羊角,开拓者在轻量化设计上更进一步。另外,开拓者采用电子手刹,而汉兰达则仍为传统脚刹。 后五连杆悬挂的优点是各连杆之间可以行成多个几何三角受力结构,有效抑制后轮的横向摆动,更好的控制车轮的运动轨迹,提升车辆操控性。 轮胎方面,两台车的差异化显而易见。实拍的这台汉兰达匹配的是五辐轮圈,配有外凸设计,造型粗壮有力,跟汉兰达自身的形象很搭配。与之匹配的是韩泰Dynapro HP2系列轮胎,尺寸规格为245/55 R19,这是一条性价比不错的四季胎,干湿地的抓地表现都不错,价格在700元/条。 实拍的开拓者匹配的是多条幅轮圈,造型运动时尚,纯黑的配色更是让它看上去精神不少。轮胎匹配的是米其林LATITUDE Sport 3系列轮胎,尺寸规格为265/45 R21,是一条兼顾操控性的夏季轮胎,售价在2000元/条。无论是轮胎规格还是最终的视觉效果上来看,开拓者都要明显优于汉兰达。 汉兰达的轮拱内部采用树脂内衬覆盖,能够更好的降低轮胎噪音和防止沙子和石子的撞击。不过内衬并未做到全覆盖,更不可思议的是传感器线头在外面。 开拓者的轮拱内部采用玻璃纤维+树脂内衬覆盖。树脂内衬位于轮胎正后方,为了就是抵御轮胎甩出来的石子,而更靠近车身内侧的地方则采用玻璃纤维内衬,隔音降噪效果要更好一些。 经过全面的底盘解析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两台车均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加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汉兰达采用四连杆设计,开拓者为五连杆设计),既保证了舒适性,同时又兼顾一定的操控性。 但我们从很多细节中能发现,开拓者在底盘设计之初就是以安全性、耐用性和舒适性为开发宗旨的。例如:其前副车架带有加强结构,增加了耐用性;悬挂方面,更多的镂空设计以及铝合金羊角能够更好的起到更好的降低簧下质量的作用,提升操控性与舒适性;在其它细节上,像是原厂自带的前护板、复合材质油底壳和液压衬套等,都很好的印证了开拓者在细节优化方面表现更出色。另外还发现,在排气方面,开拓者采用双边单出排气设计,相比汉兰达的单边单出排气设计要更加突显运动氛围,此外开拓者的排气消音包容积要略大于汉兰达,声学性能更好。 另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两车的四驱系统,虽然都是适时四驱,但结构上还是存在比较大差异。汉兰达的后桥配备开放式差速器,开拓者则是双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在一些苛刻的越野环境下,开拓者的脱困能力也更强一些。 如果说汉兰达是这个级别的标杆产品,那么开拓者的底盘设计则是按照更高可靠性与更强耐用性的目标来设计的,通过对两车底盘所有的环节对比后,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开拓者在底盘方面更胜一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