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6-21 09:49:00 | 作者: 汽车内饰
投资界独家获悉,智能底盘系统方案商利氪科技已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翻看投资方阵容,颇为豪华——
此次融资由杭州富春湾新城发展基金、赛泽资本、合肥建投、合肥包河领航基金、包河科创基金、国海创新资本、奇瑞集团旗下瑞丞基金、华颖投资、固信投资及生睿笃行联合参投。
成立于2021年,利氪科技短短三年时间就已获得近20亿元融资,背后的股东名单多达数十家,令人惊叹。
这恰是一抹缩影。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底盘系统集成的能力对行业而言,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甜头,而是能够决定产品乃至企业命运的关键所在。
先来看几组数据——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2024年5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0.4万辆,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18.7%;同时,中国新能源车5月国内零售渗透率47.0%,较去年同期的33%提升了14个百分点。
同样水涨船高的还有智能驾驶的装车率,乘联会联合发布的《2024年2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今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装车率已达62.5%。毫无疑问,智能化已成为这场新能源汽车竞赛的下半场。
而底盘作为汽车传统三大件之一,在当下则被赋予了更多的能力与要求,智能底盘也在“电动化+智能驾驶”两大趋势的交汇点之上应运而生。
与传统汽车底盘相比,智能底盘进一步拓展底盘的外延,使得底盘具备了高精度控制、状态可感知和快速响应的特性,从而成为新能源智能汽车安全行驶的刚需。这也代表着,智能底盘是实现高阶无人驾驶的必由之路,更是支撑汽车产业自主可控需攻克的关键“卡脖子”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伴随着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变革大背景,2021年利氪科技正式成立,由一批深耕底盘核心领域数十年的行业老兵组成,以集成式线控制动技术作为突破口,迅速开发产品并完成规模化量产,为其赢得了宝贵的市场先发优势,获得充足的资源来支持其为整车厂客户开发安全、高效、智能的完整线控底盘解决方案。
所谓的线控制动,是智能底盘系统的核心构件之一,即实现完全的电控控制,由电信号替代传统物理运动机构和制动线路来传递制动意图。线控制动系统刹车反应速度更快调节更精准,是实现无人驾驶安全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大多有电池续航能力焦虑,而该系统还能帮助车辆实现高效的能量回收,大幅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目前慢慢的变成了新能源车的标配。
虽然利氪科技入局较晚,却发展迅速:领先行业实现全解耦液压制动产品DHB-LK® (Two-box)的量产,随后又将集成式智能制动IHB-LK®(One-box)推向规模化量产,后者集成了原来燃油车所需要的制动助力、车身稳定控制、高阶无人驾驶控制和新能源车刚需的能量回收功能,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优,自动紧急刹车工况下刹车速度更快,这也就是业界所称的“One-box”产品。
据悉,利氪科技采取了“力出一孔”的产品策略,快速实现“One-box”产品量产上车,成为国内首家量产集成式智能制动产品的科创公司。该产品明显提升续航里程的同时,成本更优,由此利氪科技获得了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订单及车企战略投资青睐。
正如创始人惠志峰此前所言,“我们要快速地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机稍纵即逝的市场大环境下,拥抱变化,尽可能地抓住更多挖掘‘护城河’的机会,发展自身更大的竞争优势。”
时间回到2022年5月,利氪科技宣布完成A轮、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2亿块钱。其中,A轮融资由元璟资本和创新工场联合领投,上海自贸区基金及其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九合创投跟投;A+轮融资由嘉实投资领投,一旗力合跟投,老股东元璟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及其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追投。
时隔一年,利氪科技又完成4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科院关联投资机构)及力合资本联合领投,哪吒资本、北汽产投、一旗力合战略投资,砺明创投、衍盈投资、广州科学城创投、龙鼎投资跟投,老股东元璟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嘉实投资以及九合创投多轮次持续追加投资。
再加上参与此次C轮融资的十家投资方,利氪科技的豪华机构股东名单,令人咋舌。细细盘点下来显而易见,利氪科技背后的投资方,基本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活跃身影,产业背景颇深,令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提C轮投资方之一的合肥建投。以投出京东方开始转型的合肥建投,在2020年联手三级国资平台筹资70亿元,帮助蔚来走出“至暗时刻”,经此一役也为合肥赢得了“最牛风投城市”的美誉。
还有本轮新进股东固信投资,此前在2021年就参与了哪吒汽车的D+轮融资;而连投利氪科技A轮、A+轮、B轮的元璟资本,则早在2016年就参与了理想汽车的A轮融资,并在后续轮次连续加持。
除此之外,利氪科技更是备受一众主机厂青睐——奇瑞、一汽、北汽、哪吒等相关产业基金同样位列股东阵容之中。
缘何一众投资整车的头部机构和整车厂战投都将目光移至产业链上游后,纷纷看中了利氪科技?其实答案不言而喻,正所谓“早期看产品,长期看量产”,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一致,智能底盘企业只有量产成绩过硬,才能从赛道中冲出重围。
公开资料显示,利氪科技IHB-LK®(One-box)产品已获得国内超10家主机平台项目定点,30多款车型同步开发中,公司不仅与比亚迪建立了合作研发,也在奇瑞,赛力斯等头部车企已经顺利大规模投产。再看这三家车企,赛力斯已跻身新势力头部梯队,奇瑞汽车连续5个月夺得中国汽车出口量冠军,比亚迪更是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冠,这三家为了保持快速地增长,都需要更加健康的供应链体系,这些增量给了利氪科技非常难得的切入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线控制动产品作为汽车生命安全件,要想进入整车厂的配套体系,需要满足最高的功能安全等级要求及ASPICE标准,经历“两轮夏季试验和一轮冬季试验”等多个严苛实车测试,完成第三方检测、小批量试装等多个装配认证环节及十余万公里实车路试验证。而产品在量产之前,主机厂还需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信息》上进行公告,意味着还要与电池、发动机等产品一起参与整车公告的“大考”,只有顺利通过公告获得工信部备案后才能走到量产这一步,这一切的背后是高昂的开发成本与长达1至3年的开发周期,以及对科创企业设计、开发、量产等全方位能力的极高要求。
由此可见,能获得一众主机厂的认可,恰恰证明利氪科技的量产实力,这也成为其一道最深的护城河。
回顾过往,智能底盘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因此长期被外国供应商垄断,诸如德国博世、大陆等巨头一度占据国内线%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此外,韩国万都,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都是跟着各自本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而起来。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导致国内汽车主机厂商面临零部件供应不足的挑战,这恰恰让本土供应商拥有了快速生长的土壤,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终于迎来产业链重塑的结构性历史机遇。
可以看一个典型案例——在疫情期间,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动力成功研发了线控制动One-box(集成式方案),极大改善了比亚迪底盘零部件的供货情况,保障了核心零部件的供货安全。这也为国内其它主机厂带来启发,从而纷纷出手布局,亦或是设立子公司,亦或是直接投资扩大生态圈。
另一方面,智能底盘科创企业与主机厂的联合深度开发,也能够使得软件复用性高、移植方便,能大大的提升开发的效率。当形成规模出货以后,对主机厂而言,利用国内供应链也更加容易达成成本的竞争优势,并且迭代速度及成本管控会更理想。
在这当中,集成度高,性能更优的One-box方案慢慢的变成为市场主流。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中国市场乘用车 (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线控制动 (One/Two-box) 交付新车795.77万辆,其中One-box产品装配量接近500万台。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One-box方案集成了ESC,集成度更高、成本低、能量回收效率高,且在体积、重量等方面占据优势。
其中,自主品牌成为市场贡献主力,合计标配线控制动交付新车占比超过55%。据悉,比亚迪已实现全系标配One-box产品。行业预计,2024年线控制动系统前装搭载率将突破50%大关,这个数据与新能源车渗透率高度强相关。
据盖世汽车统计显示,2024年1-3月,线控制动(One-box方案)装机量排行中,博世仍位列首位,利氪科技则成为唯一上榜前七的科创企业,其余上榜企业则被国外巨头、国内主机厂相关公司占据。显而易见,国内线控制动市场格局已基本锁定,留给这个赛道别的玩家的时间不多了。
站在当下,新能源的历史车轮滚滚而来,尽管在这背后的科技突破之路,总是充满艰辛、一波三折,也没人能预知转折会在何时到来。
微信公众号